返回

10张图看懂“水立方”是如何变成“冰立方”的

你知道吗?北京2008年奥运会游泳和跳水比赛场馆“水立方”将经过升级改造,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变成“冰立方”。改造后的“冰立方”将具备冰上赛事、水上赛事以及大型商业活动的承办条件,同时还具备承接冰上演出的能力。

你猜“水立方”是如何变成“冰立方”的?坐在我对面的木又寸说直接把泳池里的水冻成大冰块就完事了。下面10张图,让你秒懂“冰立方”变身全过程。好好学习下,涨姿势的时间到了。

01将泳池内的水抽干,搭上钢架和支撑板。

02铺混凝土板,作为承受全部荷载的主体。

03铺设PE膜,主要起到防水防潮的作用。
(这是一段广告)PE膜具有很好的防水防潮功能,绿羽PE保温套管外层防水膜、欧式边界保温条外接防水膜皆为PE材质,防水防潮的目的在于增强保温效果,延长使用寿命。

04铺挤塑板,保温的同时承载地面负荷。
(最后一段广告)绿羽地暖基材同为挤塑板材质,不仅吸水率低、保温效果好,大大降低建筑能耗,而且抗压强度高,满足地面结构及人员活动的负荷压力。冰面上您放心造、可劲造。

05再来一层土工布,增强冰体结构稳定性。

06搭上蜂窝支架,为制冰管的铺设做准备。

07支架中铺设制冰管,用于制成冰面赛道。

08输送载冷剂,通过制冰管降温冷却水面。

09通过载冷剂作用,水面冰化,赛场形成。

10冰漆标画赛道,水到冰的转化基本完成。

至此,“水立方”摇身一变成为了“冰立方”。除了冰场结构体系,“冰立方”的改造还围绕:场地热湿环境、场馆综合节能、水处理等项目展开。
从事暖通行业的朋友是不是有种“耳熟 蓝翔 能详”的感觉?没错,从水到冰,并不只是场地变化这么简单,其中涉及到对场馆内温度、湿度、通风、节能等方方面面的要求。

原先“水立方”的湿度较高,这样的环境不符合冰上项目比赛的要求,因此“冰立方”升级了智能建筑管理系统,增加了除湿功能,以确保赛场的冰面质量。

在热水供给方面,热源来自市政热网。同时在地下二层设热交换站,夏季充分利用空调冷凝回收热做预加热,再进入热交换器进行水-水交换,控制出水温度为55℃。

在节能方面,除了在改造过程中利用挤塑保温板阻止地面冷热交换,降低制冰系统的能耗,“冰立方”还新建了可视化能源管控中心,有效控制场馆能耗和碳排放。

此外场馆还对温控系统进行了升级,在冰面温度达-8.5℃的情况下,冰面以上1.5米温度可达10℃以上,看台温度达16-18℃,使运动员和观众处于舒适的赛事环境中。


我们很高兴的看到,在国家级运动场馆建设中使用的技术、材料甚至设备,对现在的普通家庭来说已不陌生。对风、水、冷、暖的调控,已成为舒适家居的基本需求。

通过对室内环境的控制,“水立方”可以大变样、“冰立方”可以很舒适;我们每个普通百姓的家也可以大变样、可以很舒适。